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时期编程语言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民国时期编程语言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时期是如何选拔公务员的?
首先谢邀回答。
民国的成立使中国摆脱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问题来啦,国家成立了那么大大小小的职位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公务员就成了一个问题。
其实当时选拔公务员也是用的考试,针对第一届考试时考生从全国各地来南京赶考,存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所以当时各地区的主要管理者提议“中国之大,应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设立分考点”。后来经负责考试的民国考试院、行政院研究决定,从1936年开始,除南京之外,增设北平、沈阳、广州3个分考点。民国时期考试长达一周,大致分为考试一般分为普通行政人员考试、财务行政人员考试、教育行政人员考试、外交官领事官考试、警察行政人员考试五种。
1931年,在社会各界的呼声中,南京国民***终于筹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首届考试吸引了2200多人参加,可见公务员当时还是很吃香的,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已经在***部门任职的官吏。现在的公务员很难考,不过民国时期也是一样的,看看录取结果吧,2200多人只有99人榜上有名,100个人里还不到5人!据说当时有20位女生参加到最后也仅剩一位还因为身体原因被淘汰,只剩一众男性同胞金榜题名。
南京市档案局现存民国档案上万卷,其中涉及公务员考试、任用、管理的有上千件,可见不论身处那个时代公务员都是不好考的。
在1930年1月6日,南京国民***考试院正式成立,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任首任院长,考试院主要负责三种类型考试:1、“任命人员考试”,类同于公务员考试。2、职业证书考试,如律师、医师等。3、“公职候选人”考试,对象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但这种考试基本属于走过场。
在当时,大学生最想找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了,那么想当公务员就必须参加考试,于是在1931年,南京***在民众呼声中筹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就像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样,在考试前要先有一个资格审核,在当时,只有持国立或者教育部承认的国内外大学和独立学院或者专科学校毕业证书的人,和曾任委任官或者与之相当职务3年以上的人才有考试资格。
在资格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参加考试了,考试分三次:第一次为国文、党义、历史、地理等基础科目,这在当时被称为“甄录试”,“甄录试”通过后,可以参加第二试“正试”,如果没通过“甄录试”则不能参加“正试”,“正试”通过后可以参加第三试“面试”,如果“正试”没通过则不能参加“面试”,但是如果参加下届考试的话,可以免考“甄录试”,“面试”如果未通过则可以下届免考“甄录试”和“正试”,但只能免考一届。据报道,在第一届考试中,有2200人报名参加,但最终只有100人录取,而考试的时间也长达一星期,并且在第一届中有几名录取者因为岗位无空缺,苦等四年才被安排岗位正式上班。
话说考上公务员,就算一步登天了么?也不是,在南京***时期,公务员的选定方式有多种,考试也只是被任命为最低级别的公务员。公务员选定中最牛的是“特任”,都是最高层领导内部协调,而能够“特任”的,都是有权有势的政客或者军阀,如***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军政部部长冯玉祥等。“特任”之后是“选任”,通过国民大会选举产生,如行政院院长宋子文、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等。第三类是“简任”,由各个机关长官任命,包括机关的副职,如教育部次长,副委员长等。第四任是“荐任”,由省部级长官提名,国民***任命,如各个机关的科长之类的。最后一级是“委任”,由机关直接任命,如机关的科员、县级的科长等,而最后一级,基本都是由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来担任,只有少数优秀的,才能担任“荐任”等职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时期编程语言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时期编程语言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